饭店铁锅为什么不粘(锅具不沾的终极奥义)
每一个喜欢做饭的人,都希望有一口 “丝滑” 的好锅!
因为粘锅实在是件麻烦事,因为一旦粘锅,不光做出的菜卖相全毁,而且锅具清洗也会变得很麻烦。

粘锅
于是人们用特氟龙做出了不粘锅,有涂层在,就不会粘锅了,哪怕是新手最难的煎鱼都不会翻车。

不粘锅
问题似乎是完美解决了吧?
实事求是地说,你要是可以每时每刻控制好烹饪温度,并且做到每6个月换一次锅,不粘锅确实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,可以说是最健康的锅具(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多环芳烃)。
但是,特氟龙涂层只有在正常烹饪温度(一般不超过 200℃)下才是稳定的,不会产生有毒物质。当温度超过 260℃时,特氟龙开始发生化学变化,开始分解产生有毒的氟化物气体。
实际使用中大家就会知道,但凡涉及到煎炒等操作,你很难控制温度始终低于200度。
尤其中式烹饪,对热辣的火候有一种执念,所以很多人还是喜欢铁锅,因为可以爆炒。

爆炒
还有人会告诉你铁锅要会养,养好了一样不沾。
确实,网上很多教人开锅养锅的视频:新锅烤蓝,涂猪油,不用洗洁精洗......
花样繁多,一口新锅很快就能烤的黑不溜秋的,和包了浆一样。
其实,这种养锅就是在锅底碳化了一层厚厚的油脂,这层碳化油脂内部可以储油,和特氟龙一样可以不沾。
然而,这层油脂也和特氟龙相似,在高温下会产出生一种有害物质 ------ 多环芳烃。
恩,其害处大概相当于你顿顿饭都吃烧烤......
于是很多人就在洗锅和不沾之间难以取舍,因为有高人指点说,锅养好了是不能洗洁精清洗的。
其实,事实根本不是这样。
一口新锅,不用养,每次洗洁精洗的白白净净,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,照样可以做到不沾,还能相对减少多环芳烃。
秘密就是 ------ 温度!
原理很简单,其实再平整的锅底都不是光洁的,放大看也有很多坑坑洼洼:

锅底
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坑在常温下会很细密,你在锅底倒油都侵不进去,但是一旦加到一定温度,这些小坑就会张开。
如果温度不到你直接倒油烹饪的话,随着温度升高锅底小孔张开,蛋白质类和淀粉类食物就会比油脂先一步嵌入这些小坑里,形成粘锅。

粘锅
说到这里,聪明的你已经知道了吧,秘密就是在温度把锅底小坑打开后先倒油进去,让油先侵润每一个小坑,快速形成薄薄的油膜,关小火等油温降下来再放入食物,就不会直接和锅底粘住了。

油膜
用这种方法,哪怕是用不锈钢脸盆煎鸡蛋都不会粘。

不锈钢
那么温度烧到多高倒油合适呢?大概就是把锅烧到产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。也就是洒水进锅水珠会像在荷叶上跳跃滚动的时候。

顿弗罗斯特
方法就是这么简单。
其实前辈们常说的热锅冷油,其实也是类似方法,不过核心是热锅,而且一定要热到一定温度。冷油其实只是职业厨师要保证出菜速度不愿等油慢慢变凉,直接倒掉油换了冷油而已。
家里做菜完全可以等油慢慢冷却,然后直接使用效果是一样的。
而且这样使用铁锅,每次用完都可以洗洁精肆意清洗,毕竟干干净净的锅用的才舒服,是吧。